服务热线:133-0731-5507

近现代我国和我国研究中的文明双重性

发布日期:2018-01-17 00:00:00    来源于:  http://www.xlaw8.cn/

“近现代”是西方文明向全球稳步扩张的年代。咱们该怎么了解在非西方国际中随之而来的改变和进程? 政治史习气运用民族国家的范畴进行考虑,这就预设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民族独立的仇视、分配-隶属与民族自决的仇视。而挑选似乎是爱憎分明、非此即彼的:要么是帝国主义,要么是民族解放。 可是,这种思路能够运用到与政治相对的文明范畴中来吗?西方文明的扩张是否必定就是一个“文明帝国主义”的问题?是否和政治范畴相同,只不过是西方分配在文明范畴中的一个进程?假如说在民族国家问题上面对着一些非此即彼的挑选,那么在文明互动的问题上是否也有必要做出相同的挑选?是否能够将“文明”与“国家”等同起来,或许加以类推?咱们该怎样了解两层文明的影响? 本文会集评论“文明两层性”与两层文明人这一相对狭窄的主题,以便在一个易于处理的范围内阐明这些问题。首要我将界定文明两层性的寓意;然后扼要回忆首要的两层文明人集体,并剖析学术和理论范畴一般怎样对待我国近现代史中的文明两层性。终究,我会提出一些办法上的、理论上的和实践应用上的意见。 什么是文明两层性? 能够将文明视为特定年代特定民族的观念、习俗、技艺、艺术等等,言语则是文明的一种详细表现。本文所说的文明两层性指一个人对两种不同文明的共时性参加,言语两层性指一个人对两种言语的运用。(虽然这儿的评论会集于文明两层性,但显着也适用于文明三重性或更多重性。)言语两层性是文明两层性的一个有力的和详细的比方。一个既运用英语又运用汉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参加这两种言语各自所蕴涵的观念和思想进程。因而一个双语者简直必定也是一个两层文明人。当然,在双语的运用中,两种言语互相对译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歧义的景象是存在的,比方指称详细的物体(例如猪、狗)或简略的观念(例如冷、热)。可是不可避免的是,也有一些语词在两种言语中表面上是对等的,但在运用进程中会触及到非常不同的文明内在。这时,言语两层性便变成了文明两层性。 比方说,“私/private”这个词在英语和汉语中会引起天壤之其他联想。在英语中,“private”的意思是“个人的”,与“public/公共的”相对应。从这儿派生出一系列的概念:“privateproperty/私有财产”指归于个人的财产,对应归于集体或国家的“publicproperty/公共财产”;保证个人的隐秘免受大众凝视的“thenotionofprivacy/隐私观念”和“therightstoprivacy/隐私权”;以及处理个人之间私家联络的“privatelaw/私法”和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联络的“publiclaw/公法”。推而广之,private还用在“privateroom/私家房间”、“privateentrance/私家通道”之类的表达中,标明只为某一个人所专用。一切这些用法中,“private”引起的首要是褒义的联想,是由着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肯定价值的古典自在主义传统支撑着的这种联想。 比较之下,汉语中最挨近“private”的对词“私”的内在却大异其趣。当然,它也是与“公”相对应的,后者大致适当于英语中的“public”;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比方“私事”、“私有财产”等从英语概念转译过来的表达办法。可是,语义上的对等很快就截止了。汉语中的“私”马上让人联想到的是“自私”或“自私自利”之类的表达。不只如此,“私”还很快让人联想到不合法的工作,比方私心(自私自利的动机)、隐私(不体面的隐秘)、私通(通奸或[与敌人]隐秘勾通)等等。实践上,“私”常常和羞耻联络在一起,与意味着忘我、公平缓正义的“公”比较,它是不可取的。“大公忘我”这种表达办法可能最充沛地表现了“公”与“私”之间的仇视。实践上,与“私”有关的含义简直不可避免地都是贬义的,这是在一个长远的传统中将“公”作为一种品德抱负来着重的效果。 再举一个比方,英语中“freedom/自在”一词首要表达出来的观念是免受或许脱离独断权利的分配。其先决条件是供认个别与国家之间的仇视(广而言之,还有“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仇视)。这也是源于古典自在主义关于个其他肯定价值和独立性之假定。 “自在”在现代汉语中(经由日语转译过来)并没有传达脱离于独断权利的含义,比较之下,更多的是这两个字的字面含义——按或人自己的志愿行事。这个复合词的结构相似于“自私”(字面含义为“只顾及自己的志愿或利益”)。实践上,虽然自在一词已见诸于二十世纪我国历届政府的多部宪法,可是时至今日它仍未脱节与自私联络在一起的否定意味,并显着对我国的“民主”观念发生了重大影响。 在我看来,英语和汉语的双语用法总的来说为文明两层性供给了很好的比方。一个双语者当然有可能做到将两种言语明晰区域分隔,充沛注意到语词在不同言语中的细微不同,然后依照它们的“本乡”含义地道地加以运用。这样的人彻底能够在讲美式英语和汉语时别离象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我国人那样考虑。对他们而言,两种言语和文明体系是别离的,并不或甚少穿插堆叠。概括地说,言语两层性(以及文明两层性)大体上能够看作是在两套体系的叠加联络中怎么共存的问题。在这儿,两种言语和文明并不会交融而构成化合物,也就是说,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不会失掉正本的特点,不会构成全新的、作为化合物所独有的特点。相反,它们都会各自作为一种关闭的、单立的体系而保持彼此的差异。 另一种可能是两种言语或两种文明的一起呈现会导致些许混杂。一个现成的比方是,双语者常常会在一种言语中搀杂运用另一种言语。他们可能在说一个语句时回到另一种言语,这可能是由于某个词汇或表达办法愈加敏捷地呈现在大脑中,也可能是由于它更能准确地表达想到的物体、意象、观念或细微不同。比方说,香港有许多人习气性地在一个语句中替换运用汉语和英语。在这类用法中,言语两层性(以及文明两层性)是一种混合,当然仍然是物理含义上的,而不是化学含义上的复合。 双语者有别于单语者的最大特点可能在于他/她有一种潜在的才干,能够对两种言语进行比较,而且能够从一种言语的视点考虑另一种言语,然后与两者均保持某种间隔。单语者可能倾向于以为只需一种办法了解“私”和“自在”,而双语者(两层文明人)则至少有可能认识到不同的文明体系中这些对等词或近似对等词有不同的用法或不同的思想内容。 这种自觉认识当然会导致由于彼此抵触的观念和不同的归属感而发生的严峻联络,但相同也会导致发明的激动,比方说,从两种要素中发明出一种新的复合体。一个双语者有可能彻底认识到两种言语的不同含义和细微不同,并有可能从两者中造出新的概念和复合词。一个现存的比方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两层文明布景的国民党立法者企图将西办法令和我国传统法令——他们视前者实质上为本位主义的而后者根本上是宗族主义的——结合起来,然后构成一部他们以为是“社会”本位的我国近现代新法令。这就是一种有认识的发明(TheCivilCodeoftheRepublicofChina,1930-1931:xx)。 这些不同的办法——共存、物理含义上的混合以及化学含义上的复合——很显着地呈现在翻译进程之中。当然,翻译活动有时分只需将一种言语中详细的物体和简略的观念转换为另一种言语的对等词。但当触及到一种文明中一起的观念时,也常常需求在另一种言语中开掘新的词汇或办法加以表达(比方,汉语中用来表达“privateentrance/私家通道”这个概念的词)。有时分甚至还需求发明出新的概念来掌握和涵盖两种言语中的异同(典型的比方是“民主”一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异同)。 双语者和两层文明人有别于单一言语和单一文明布景的人之处在于:他们有一种潜在的才干进入两种不同的言语和文明体系,在两者之间进行解说,甚至进而成为两者的超然的观察者,在两者的交融中发明出新的复合词。 下面对首要的汉-英双语者集体作一个概览,包含美国的我国研讨学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华民国时期的出色人物、移居美国的我国华人学者和我国“留学生”。这些集体之间的不同当然很大,但一起之处是他们都具有文明两层性。实践上,这些不同集体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正好有助于凸现民族国家性和文明性之间存在的各种严峻联络。 美国的我国研讨学者与近现代我国的两层文明人 美国的我国研讨学者简直注定就是两层文明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多年浸淫于汉语和我国文明研讨。他们的工作就是从事双向文明解说。因而毫不古怪,美国本国的我国研讨不只包含受过我国言语和文明练习的美国国民,也吸纳了具有两层文明布景的我国人——我国国民或前我国国民。放下民族国家视点不谈,仅从文明的视点来看,美国的我国研讨现已成为更大的文明两层性问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美国的我国研讨学者则是更大的两层文明集体中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一切首要的我国研讨中心都吸收了从我国移居来的学者,他们傍边许多人是从前在美国受过高级教育的“留学生”,例如萧公权、杨联升、何炳棣。许多从事我国研讨的美国学者都是这批移居的两层文明布景的我国人培养出来的。 1949年从前,留学美国(或其它西方国家)的风潮至少能够追溯到1916年,其时的我国政府开端有计划地派出学生(运用庚子赔款)到西方国家学习。最多的时分一年派出将近1000人,大约四分之一去美国,其余的去欧洲。(关于我国来说,日本是西方的首要“阐释者”,因而留学日本开端的时刻更早,人数更多。在两个高峰年,1905和1935年,别离到达8000人和6000人之多。)1当然,这些留学生绝大部分攻读的是理工方面的专科,只需极小部分从事我国研讨。但总的说来他们都归于一个具有文明两层性的集体。一般情况下,这些留学生运用英语(或其它欧洲言语)和汉语相同自若或近乎自若,而且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并不弱于我国文明。 这些留学生应该与许多设在我国的教会校园一齐来了解。这类教会校园开端呈现在十九世纪,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逾越50万的学生在双语课程或以英语为主的课程下注册上课。2教会校园的结业生与西方文明的相关程度较之与我国文明甚至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留学生都出自这个行列。教会校园的结业生数量上大大逾越留学生,即便威望可能有所不及。 在美国本乡从事我国研讨的人傍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批留学生之后又呈现了年轻一代的我国华人学者,他们大都来自台湾和香港。其间许多人是从前的留学生的子孙或其他两层文明人的子孙。他们能够看作民国期间的趋势的连续,在共产主义革新之后迁移到我国疆土之外的趋势。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的400多位我国学学者中,华裔(不管是否参加了美国国籍)可能占三分之一(Lindbeck,1971:55)。 二十世纪八、九十二年代期间,又有几批两层文明布景的我国人参加美国的我国研讨。首要是来自我国大陆的学生,他们在美国的我国研讨项目中攻读并工作,人数在九十二年代不断增加。这些八、九十二年代的新留学生是我国和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联络平缓以及我国变革开放之后开端的第二波也是更大的一波留学浪潮的一部分。1991年和1992年,仅赴美留学的我国学生总数就有39600人,人数大大逾越了从前的那一波。到了1997年,估量有270000我国大陆学生留学海外,可能有一半或一半以上在美国。全体而言,可能有三分之一的留学生回到了我国,其余都留在海外。3和从前相同,他们的专业范畴首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只需极小一部分在美国从事我国研讨。可是遍及而言,他们都具有文明两层性。 除了来自我国大陆的新留学生外,还有一个集体可称为“太平洋周边区域的孩子”。这是美国与台湾、香港(某种程度上还包含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及后来与我国本身的商务和其它联络扩展的效果。这些年轻人傍边有许多人在成长进程中在太平洋不同的两岸寓居的时刻简直持平。他们一起遭到中文武侠小说和英语警匪电视剧的耳濡目染,他们先呈现于大学关于我国的课程中,有的继而进入有关我国研讨的研讨院课程。信任不久的将来,他们之中会有适当数量的人在美国从事我国研讨。当然,这批人也仅仅正在不断扩大的双语者社会-文明集体中极小的一部分。 终究,还有一个首要由第三代或第四代移民组成的华裔集体参加到我国研讨的范畴,以及它所要求的进一步的言语学习。他们是近年来从本科教育中“文明多元主义课程(multiculturalism)”(以下还要论及这一点)的影响中冒出来的研讨生。 这些华裔美国人当然也是广阔“华裔”4移民浪潮的一部分。这个浪潮始于十九世纪,其时恰逢导致十九世纪中期民众运动(太平天国)的人口压力和国家动乱。到了二十世纪九十二年代,估量有3000万华裔(人种含义上的)日子在海外,香港、澳门和台湾不包含在内。其间,在美国的人数逾越了150万。5一般说来,第一代甚至第二代海外华人都有很强的两层文明布景,到了第三、四代则弱得多。不过近些年来教育上的文明多元主义使越来越多的第三、四代美籍华人选修有关我国的课程,他们傍边的一小部分进入了我国研讨的研讨院课程以及长时刻的汉语学习;更多人则经过到我国游览以及从事与我国有关的工作等途径不同程度地成为两层文明人。 文明两层性与国籍 上述集体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表现了国籍和文明特点之间的严峻联络。假如咱们首要以民族国家范畴来考虑,一般就不会将从事我国研讨的美国公民与我国留学生归入同一集体。国家主义使咱们将国籍视为个人的一种底子特点,而且一般只考虑单一国籍,而不理睬两层国籍的景象。实践上,入了美国藉的人们本身也作这样的要求:一个美籍华人首要是一个美国国民,其次才是一个“人种”含义上的华人。在观念和法令上,他们不期望被视作一个我国国民——部分原因是为了争夺彻底的公民权利和保护。因而,从国家主义视点来看,美国的我国学学者和我国留学生所共有的文明两层性至多只具有一种次级的重要性。 实践上,国籍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法令范畴,一种人为的结构。国籍的“实质化”构成的问题在于会遮盖其它一些重要的共性。假如咱们只注重国籍――实践上,暗斗时期咱们阅历过这种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压力――那么,从事我国研讨的美国国民和非美国国民之间的差异与其他中美两国国民之间的差异就没有什么两样。可是这样的思想习气忽视了一个根本实践:依据一起的文明两层性以及解读我国社会的学术方针,分归于两个国籍集体的个人是在同一个、具有内聚力的工作一起体之中严密协作的。他们在日常日子中的共性能够说比国籍含义上的法令不同更重要。虽然美国的我国研讨就其起因而言是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但很大程度上它从一开端就是一项逾越国界的工作。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两层文明人与文明两层性 咱们能够用相同的思路来解读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两层文明人。他们的命运和咱们对他们的观念都深受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这样的前史潮流的左右。我国革新是在反帝国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不只仇视西方国家和日本在政治-军事上的分配,而且仇视它们的文明分配。在那样的前史布景下,两层文明人就像那些为外国的商业利益效力的“大班”,意味着羞耻或许被遗忘、被革新前史的大浪潮所扔掉。在大多数前史学家看来(中西皆如此),近现代我国的主旋律或首要社会力气是一般“大众”,特别是农人——最少触摸西方文明的人;和他们比较,近现代我国的两层文明人似乎无关宏旨。 在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主义二元仇视的国际里,我国与西方文明的联络受制于这样的情绪:回绝两种文明共存和互动的实践,而建议一种文明必定打败另一种文明。反帝国主义的激动引导人们将目光会集在帝国主义扩张的罪恶上,呼喊对近现代西方的拒斥,然后终究将文明问题置于民族国家性问题之下。近现代西方文明自以为是的情绪激起了对方抵抗的激动,一起又被后者所反激。一方面以为我国应该向西方看齐,另一方面则着重我国有必要脱节近代西方帝国主义的桎梏。一方面西方的理论家们以为真实的现代化终究有必要遵从西方办法,然后将近现代我国的反西方激动斥为过火,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革新在长达将近三十年的时刻里一次又一次地发动了对西方文明影响的进犯。 帝国主义与反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在认识形状上的仇视,使人们很难冷静地评论两层文明人和文明两层性在近现代我国的所起的效果。两层文明影响下的我国全体上被视为“半殖民地”——不只仅政治上的,而且是文明上的,与此一起,两层文明人也被贴上“大班”(其含义离卖国者不远)或许(西式的)“布尔乔亚”常识分子的标签而遭到冲击和架空。6 可是前史的本相是,两层文明人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扮演着极点重要的人物。那些显着的实践无庸赘述:1949年从前近现代我国理工科范畴的带头人大多数都来自于从西方归国的留学生这一两层文明人集体,而到了八、九十二年代,这样的景象再一次呈现。这是能够预料的,由于西方究竟在技能上比较先进。可是实践上其它一些重要范畴也是如此,虽然不那么明显。 孙中山可能是近现代我国最著名的两层文明人。他少年年代去了夏威夷(十三岁至十六岁),进入当地的一所教会校园念书,随后就读于香港的皇后学院(Queen’sCollege),此后又在香港爱丽丝(Alice)医院附属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运用英语和汉语相同自若,差不多是一个彻底含义上的双语者(Boorman,1967-1979:3/170-71)。 不管是功德仍是坏事,以孙中山以及后来的蒋介石为中心的国民党高层领导小集团中,两层文明人占适当份额。众所周知,孙中山自己娶了宋庆龄为妻,后者结业于卫斯理安(Wesleyan)女子学院,辛亥革新之后从前担任过孙的英文秘书。宋庆龄的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在奥伯林(Oberlin)学院和耶鲁大学受过教育的孔祥熙,孔祥熙后来出任蒋介石的财政部长。结业于韦尔兹利(Wellesley)学院的妹妹宋美龄则嫁给了蒋介石。她们的兄弟宋子文结业于哈佛大学,他因英语比汉语愈加流利而著称,听说他即便在我国也不改日常用英语攀谈的习气,阅览我国书本也大多经过英译著(Boorman,1967-1979:3/142-44;《アジア前史事典》,1959-1962:5/350a)。 中华民国的高层领导中还有许多其他两层文明人。不难想到,他们在外交机构中表现出色:陈友仁是一个最典型的比方,他出生于特立尼达,在英国获得律师资格,是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重要的外交官,并在收复权利运动中起着重要的效果(《アジア前史事典》,1959-1962:6/375a)。另一个出色人物是陈友仁的继任者、活泼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顾维钧,他先后在我国的教会校园圣约翰学院和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受教育(同上,1959-1962:3/184b)。 虽然不像外交界那么有目共睹,法令界名人中相同也多见两层文明人。西办法令在民国时期成为我王法的范本,因而该范畴也需求谙熟英语和其它欧洲言语的人才。比方伍廷芳,他出生于新加坡,在香港(圣保罗学院St.Paul’s)受教育,在伦敦林肯律师公会(Lincoln’sInn)承受法令练习(Cheng,1976:81-85),晚清时期作为清政府的钦差大臣和沈家本一起变革法令。另一个比方是王宠惠,二十年代公认的“我国首席法学家”,及国民党民法典(1929-1930)的首要起草人,他出生于香港并在当地承受双语教育,后来入读耶鲁法学院。7国民党民法典的另一个首要起草人、三四十年代的出色法学家傅秉常也是在香港长大,先后入读圣史蒂文斯校园(St.Stevens)和香港大学(工程学专业)(《民国人物大词典》,1991:1158)。 在近现代经济范畴的名人傍边也不乏两层文明人。例如,从前在圣约翰教会大学就读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出身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纺织业“巨龙”唐星海;还有相同也是结业于圣约翰的荣毅仁,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承继了“面粉大王”荣德生的工业,九十二年代再度鼓起(《アジア前史事典》,1959-1962:9/267b;海啸,1994;《我国人名大辞典》,1994:519-20)。这一批人为我国的本钱主义和工业化的开展起了前锋效果。 终究,两层文明人也多见于高级教育以及整个智识活动范畴。蔡元培两度留学德国(此前他已在旧科举制度下获得进士功名,时年23岁),1916年至1922年间担任教育部长兼北京大校园长(《アジス前史事典》,1959-1962:4/6b-7a)。在他的努力下,许多留学生荟集北大:留学过日本的陈独秀担任教务长;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胡适任哲学教授;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人物大词典》,1991:253-54)。当然还有鲁迅,也是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这些人是“五四”时期新文明运动的前驱。 当然,在近现代我国,文明两层性不只表现在一些出色的个人身上,而且表现在一个长时刻的底子的改变进程之中。在思想范畴,“五四”运动力倡大规模移植西方文明,深刻地刻画了其时的整整一代人及其后继者们。在法令范畴,分配着法庭诉讼的现代法典起初彻底翻版于德国(经由日本),在逐步习气我国实践的进程中,终究构成了一个十足的两层文明版别。8在教育范畴,制度设计的蓝图简直彻底是西办法的(其间有许多也是经由日本介绍到我国),当它融入我国的社会布景之后,所构成的校园和大学体系说究竟也是两层文明式的。 经过1949年革新,一度处于我国前史中心舞台的两层文明人和文明两层性自然被架空于前史干流之外,直到1978年变革开放。“资产阶级常识分子”,特别是那些在国外受过大学教育和在受西方影响最深的研讨范畴(比方英语、英语文学和法学等学科)工作的人,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66年至1976年的文明大革新中遭到了严峻冲击。可是,对校园和司法机关(以及医疗卫生、艺术和其它范畴)中的“资产阶级的流毒”的激烈打击却恰恰证明晰西方文明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实践上,虽然“文明大革新”包含着激烈的文明本乡主义,它终究诉诸的认识形状权威却并非根植于本乡,而是西方的卡尔•马克思。 跟着变革开放,两层文明人和文明两层性又敏捷回到了前史舞台的中心。许多受过西式教育、在文明大革新中遭到虐待的常识分子和我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又从头获得了权利和位置。 在我国的经济日子中,两层文明人的效果也比以往任何时分都愈加重要。首要是海外的华人企业家,他们大都彻底或许部分地从香港介入我国大陆的经济,有一些人的长辈是居留在海外的两层文明布景的本钱家。这些赋有的两层文明人被一些学者称为“流亡本钱家”(diasporiccapitalists,这个称号简略构成误解,并不恰当),但他们在最近的二十年里为我国特色的经济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福布斯》(Forbes)杂志(《财富》)1994年评出的35位海外华人十亿万财主(全球共350位十亿万财主)中的大多数近些年都在我国进行很多出资。9一方面他们的宗族企业带来了技能和商场诀窍,另一方面我国为他们供给了廉价且易于办理的劳动力,以及原材料和优惠的出资条件。 除了那些顶级大企业家,到我国出资的海外两层文明人更多的是中小型的企业家,他们出资规模较小,但相同将外国的本钱-技能和我国的劳动力-原材料结合起来加以充沛的运用。他们和那些更有目共睹的企业大亨一起构成了充溢活力的外资和合资企业的中心部分,在曩昔的二十年里,这部分企业连同乡镇企业使我国经济走上了非常夺意图开展的路途。 以西方办法为根底的民国时期的立法传统再度重现,法院制度复兴,新近公布的法典不少取法西方。在教育方面,西方教学办法从头获得主导位置,英语再度成为最重要的外语。在智识范畴,“五四”运动发起的全盘西化也再次成为一种首要的思潮。 近现代国际中两层文明的影响 在上文中,为了评论的便利,我把“文明两层性”这个概念首要限制为英语和汉语文明在个人身上的充沛共存,举出的最典型比方是表现在双语者或准双语者身上的言语两层性。可是,假如咱们不拘泥于言语两层性所要求的两种言语表达之间对等和聚合的程度,而只注重两层文明影响的共存,那么咱们正在评论的显着是一个比我所限制的要大得多广泛得多现象。 对非西方国际“现代性”问题的考虑虽然有着多种途径,但西方的侵略无疑是一个根本的考虑要素,也是前史研讨中界定“近现代时期”的最常用的标志(因而一般以为我国的“近代”始于鸦片战争)。本乡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共存开端是由于帝国主义在政治-军事上的扩张。跟着帝国主义的完结,这种共存则成了本钱主义全球化和西方文明凭借各种新的前言继续剧烈扩张的效果。 实践上,关于全体含义上的非西方国际而言,西方文明不断增强的在场以及由此而来的现代西方文明与“本乡传统”的一起在场能够说是“近现代”时期所面对的根本实践之一,也构成了大多数近现代非西方民族的根本生计实践。西方本钱主义五个世纪的扩张简直将西方文明带到了国际的每一个角落。西方文明与本乡文明的共存不只现已发生了,而且使文明多元成为近现代史上真实巨大的趋势之一。 当然,在近现代我国,受两层文明影响的人数远不止上面评论过的各种两层文明人集体。在留学生、教会校园结业生和海外华人这些两层文明人之外,还有更多的我国人阅历过两层文明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寓居在我国的外国人逾越了300000人,10首要散布在依据不对等条约开放的大约90个通商口岸的租界里,和他们联络亲近的我国人在不同程度上处于西方文明的影响之下。八十年代和九十二年代的变革开放带来了新改变,西方文明不只在我国复苏,而且得到飞跃的开展和传达。每个月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雇佣、参加和协作等联络被招引到外资企业和中外合办企业。知晓英语和英语文明的人数以几何级数增加。象1949年从前的一些城市那样,我国的首要城市再度全面触摸外国的影响。 我并不以为,两层文明的影响终究必定导致双语形状的文明两层性,我国不会一切的当地都象香港那样,呈现两种言语和文明传统以简直不相上下的办法共存的局势。我想标明的是,咱们需求采纳一种能够描绘文明两层性的全体特征的的视角,来考虑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在近现代非西方国际里的共存现象。当反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诸认识形状指令咱们只能以非此即彼的二元分法进行考虑的时分,还应该看到,文明本身并不承受这样的指令,由于其生命力存在于各个民族的日子经历之中。11正如大多数两层文明人和双语者在大多数时刻里对两种文明和言语的共存能够应付自若,遭到不同程度两层文明影响的民族大多数也能在日常日子中敏捷地习气两种文明。比方“半殖民地”或“(西方)本钱主义实力”之类的概念在文明范畴里预设了一种“我国”与“西方”彼此架空的敌仇视场,归于民族主义认识形状的说法,在日常日子层面上其实没有多大含义。 文明两层性与赛义德(EdwardSaid)和吉尔兹(CliffordGeertz) 学术理论的近期开展诸趋势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咱们战胜西方中心式的现代主义自以为是的狭窄情绪,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仅仅强化了西方与非西方的非此即彼二元仇视。EdwardSaid(1978)的剖析有助于战胜欧洲中心主义情绪——他以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文明现象、而“东方主义”言语是这种现象的中心。他令人信服地指出,“东方主义”的理论建构把中东的国家和社会视为“他者(theother)”(这种建构相同适用于我国),因而预设了甚至有助于合理化帝国主义的扩张。Said与其他学者不同之处在于,他将注重的中心从政治军事帝国主义转向了“文明帝国主义”(Said,1978)。 与此一起,CliffordGeertz所发起的“当地性常识”和“深度描绘”则动摇了欧洲中心式的实证主义情绪。Geertz以为,现代国际过火信任抱负化的现代科学。而对其它社会的研讨,特别是人类学方面的研讨,则使咱们有时机看到与之相对的文明建构和常识是怎样一幅图景。Geertz建议,咱们有必要致力于“[厚]/深度描绘”(thickdescription)。这并不意味着对实践的密布叙说,而是指一种“阐释性的人类学”,它能够通知咱们什么是本乡解说、它们本身的概念结构以及与咱们的解说的差异。相同,对Geertz所说的“当地性常识”(localknowledge)也不能断章取义,它不是单纯地指关于某一当地的一般常识,而是指人类学家为了让咱们脱节本身的西方现代主义前见,而对本乡含义所作的解说性弄清(Geertz,1973,1978;Anderson,1995)。 在Said和Geertz这类理论家的影响下,我国研讨的部分范畴现已开端对现代主义前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成为对以往带有西方中心主义颜色的研讨的急进批判运动的组成部分。新的研讨不再假定我国为西方的隶属,转而采纳相对主义的姿势:我国和西方相同重要。这些研讨不再企图将各种具有前见颜色的遍及准则强加于我国——由于它们究竟仅仅西方的建构,而是解说性地将我国本乡的含义忠诚地转译给咱们,这不只需助于咱们了解我国文明,而且使美国的我国研讨学者获得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本身的文明。12 可是,这些新的理论趋向还未能逾越曩昔的研讨中根本的非此即彼二元言语结构。当然,新的文明主义研讨不再奉西方为模范,也不再视非西方为隶特点的“他者”;而是着重对等主义和文明相对主义。可是,这种着重本身即暗含着一种西方与非西方的二元仇视。它也构成了一种倒置,转而赋予非西方以逾越西方的“特权”。Said以为(1978),咱们有必要对西方中心式的东方主义研讨和西方的文明帝国主义言语进行反思性批判,用一种站在受害社会情绪的言语来替代之。Geertz则建议(1973,1978)用本乡“含义之网”的“深度描绘”和“当地性常识”来替代西方/现代主义中心论(以及西方文明帝国主义)和依据西方现代主义前见的社会科学言语。对他们二位来说,挑选仍然是在非此即彼的二元仇视中作出的。 Geertz式的研讨特别对近现代史缺少注重。已然它的意图是经过探究不同的文明建构来为现代西方自以为是的理论假定供给一面批判性的镜子,它的研讨重点自然就挑选了与西方触摸前的而不是触摸后的非西方。它的假定是,在现代西方文明帝国主义的影响下,非西方终究只可能彻底受其分配。非西方社会甚至可能彻底采纳现代主义的假定和现代西方言语。可是一旦如此,本乡文明就不可能再为现代主义者眼里的西方文明供给一种明晰的、批判性的观照。因而,Geertz自己简直闭口不谈本乡文明在西方的影响下究竟阅历了什么样的改变和不改变。他仅仅简略地假定它们必定的隶特点。 正如他们所批判的长辈现代主义(包含马克思和韦伯理论中所显现的现代主义)学者,Said和Geertz终究把咱们置于一个现代/本乡、(文明)帝国主义/反帝国主义相对峙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国际之中。对现代西方文明及其文明帝国主义倾向,反帝国主义者别无挑选地有必要抵抗。在帝国主义的国际之中,只可能存在一方的分配与另一方的隶属;不可能有文明两层性或文明二元性所表现的对等共存。 对近现代我国研讨的启示 在曩昔的近现代我国研讨中,学术理论和认识形状中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言语结构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壮,以致于连那些自觉地仇视东方主义建构的学者都常常不经意地采用了它。因而,美国一代学者的解说为什么我国未能走向现代化(也就是未能更像西方一些)的研讨导致了另一代学者反过来着重我国其实很像西方:我国的城市不只仅行政中心,而且像西方的城市那样从事商品化出产;我国也有“近现代萌发”时期;中西的差异不在于性质而在于时刻——我国充其量仅仅滞后了一个世纪。13 与此一起,对帝国主义的急进批判也强化了这种二元言语结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社会前史学家领导了其时对西方帝国主义和带有帝国主义颜色的现代化范式的批判运动。14他们的智识源泉首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其间一些人在点评前现代时期农人社会时也吸收了“实体主义”。二十世纪八九十二年代,美国急进的文明史学家将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从物资范畴转向了文明范畴。他们的智识源泉是Said的“东方主义”、Geertz的“当地性常识”,对某些人来说,还包含“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subalternism)著作。15从头到尾,西方和我国之间的仇视仍然鲜明。 我国学者受这种二元言语结构的影响程度并不亚于美国和欧洲的学者。为了辩驳马克思的亚细亚出产办法的概念,毛泽东提出了“本钱主义萌发”的观念:我国的开展正本并不迟滞,而是像西方那样朝着本钱主义跨进,是西方帝国主义改变了我国固有的前史进程。我国学者从此投入很多的精力来证明明清时期的“本钱主义萌发”,特别是商品化和本钱主义雇佣劳动联络的鼓起。16 关于我国的近现代时期,这些学者着重帝国主义和“半殖民主义”下的现代西方对我国的压榨。因而,我国的革新不只需脱节封建主义的桎梏,而且要脱节帝国主义及其在我国构成的半殖民主义的桎梏。只需这样,我国才干回到应有的本钱主义-社会主义的前史路途,也才干保护本身一起的民族性情和文明。 这些建构都不答应把两层文明影响视作互动性的、结局不决的、还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的进程。文明两层性愈加没有容身之地:在帝国主义的布景下,它只能意味着压榨,不可能对等共存;近现代我国要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我国,要么是西方奴役下的我国,不可能存在一起包容中西文明的第三种挑选;回归之后的香港仍然像一个私生子那样背负着巨大的羞耻——它是可恨的殖民主义的产品,它不非常融入我国和我国社会的干流,它更缺少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 Said和Geertz的后现代主义观念在拒斥现代主义的西方及其“文明帝国主义”的一起,不经意地强化了曩昔的研讨中非此即彼的二元言语结构。当然,这种拒斥源自一种值得欣赏的对帝国主义及其西方中心论以及自以为是的现代主义的批判情绪,可是,它仍然是依据西方与非西方二元仇视的情绪。它已然彻底拒斥了现代主义的西方,也就将非西方国际置于除了前现代时期本乡文明之外没有其它挑选的境地。 效果是这些研讨与现代非西方国际的许多常识分子的疏离。后者大都急切地要求自己的社会步入现代化进程,能够得到在他们看来是归于现代文明遍及奉送的东西,比方更高的劳动出产率、从生计压力和深重的体力劳动中脱节出来的自在、更好的医疗效劳、更高的婴儿存活率、更长的人均寿数,或许仅仅为了不再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负而要求的强壮的军备。在他们看来,拒斥现代主义而又心安理得地享用现代文明的奉送的Geertz其实只不过是沉浸在对土著传统中离奇古怪事物的细枝末节式的津津有味之中。17 两层文明人和文明两层性的前史比方标明晰一种不同的办法,能够用来了解现代西方与非西方国际之间的文明交代。在个别日子经历的层面上,而不是在国家和理论家的认识形状建构的层面上,两层文明的影响一般能够非常简略地像两种言语那样共存。不存在必定的分配-隶属的联络。各种认识形状可能会要求在传统与现代性、我国的与西方的、自治与分配或许本乡化与西化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挑选,可是在日子经历中人们对此并不必定理睬。 和背负着各种认识形状建构的国家不同,日常日子中的人们对自己的“我国性”适当自信:我国人以为合适融入他们日子的东西就是“我国的”东西。“我国文明”和我国的言语相同,不是某种原封不动的抽象事物,而是我国人在必定时期享有和运用的东西。18在这一层面上,“西方”和我国并不存在必定的抵触。一个人能够既是现代人又是我国人。 文明两层性这个概念促进咱们供认并正视现代非西方社会中两层文明的影响的实践。如此看待西方文明向非西方国际的扩张使咱们能够抛开认识形状化的观念,而把它视为一种效果不决的前史进程来了解。在当今的后帝国主义年代,文明的影响力并不与政治-军事分配联络在一起,也不会被后者转化为政治问题,因而愈加需求着重的是文明两层性共存的一面而不是抵触的一面。 文明互动中的分配隶属联络? 在这儿,让咱们来更详尽地审视一下如下假定:西方文明和本乡文明之间的互动终究只能导致一方对另一方的分配。这种假定有两个本源。一个源自各个国家的政治史视角:现代西方民族国家的扩张确实前史性地导致了对非西方社会的政治分配(即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另一个源自CliffordGeertz这类研讨小型土著社会的人类学理论家的视角:西方和民族现代国家的侵略,伴跟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确实前史性地导致了“前现代”社会及其文明的溃散(至少是部分的溃散)。 可是这些视角是否适用于我国文明呢?咱们首要需求考虑的一个实践是,帝国主义对近现代我国的政治分配是部分的,而不是全体的。即便在毛泽东的建构中,西方的侵略也仅仅把我国变成了“半殖民地”,而不是殖民地。我国近现代时期的国家史不同于一个殖民地国家的前史。 更重要的是,需求别离考虑我国文明与作为政治性实体的我国国家。就晚清国家衰弱的海防以及它与现代西方军事力气的距离来谈分配-隶属联络,是讲得通的,可是,在文明和思想范畴也存在相似的联络吗? 国家和民主这类现代西方概念确实影响了我国文明,而且,跟着帝制政权的割裂,“传统的”我国思想体系,比方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控制性的认识形状现已土崩割裂,可是,这些要素会导致我国文明处于隶属的位置甚至全然溃散吗? 言语再次为咱们供给了一个有用的途径来考虑这个问题,由于它是一种文明体系中最详细的表现办法。咱们清楚地知道,汉语和中文的生命力要比帝制政权及其儒家认识形状坚强得多。我国的儿童继续在这种言语环境中成长,我国的成年人继续天性地、习气性地运用它,连同它悉数的含义之网。现代汉语比起古典汉语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可是,假如据此就大谈汉语对英语的“隶特点”岂不是很荒唐? 实践上,在近现代时期,外国言语对汉语的影响是极点有限的。汉语的生命力部分是显现于它对音素外来词的抵抗力。比方,“民主”和“科学”这两个词在“五四”时期从前时间短地以音素外来词的办法呈现,即“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思”。但很快它们就被汉语中既有的词汇和含义所替代(虽然是经由现代日语)。正如前文谈到的那样,新的术语和概念,即便是对外国术语和概念力求工整的翻译,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我国文明的印记,比方“自在”之于“freedom”。 谈到两层言语和两层文明布景的个人或社会的时分,咱们应该很清晰,有关分配和隶属联络的概念仅在极点有限的范围内才是有用的。前文提到过,在英-汉双语者那里,两种言语的联络更像是一种叠加,一种物理含义上的混合,或许一种化学含义上的复合,而不是分配与隶属的联络。汉语本身的内在和思想办法并没有在英语这种当今国际最具“霸权”的言语面前失掉自我。 可能会有读者辩驳说,汉语在这方面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可是,咱们能够再以日本为例。虽然它毫不勉强地承受外来的术语和概念,包含音素外来词,虽然二战后遭到美国的占有,并承受一套外来的全新的政治体系,但毫无疑问的是,日本的言语-文明仍然继续保持着一起性和完整性。甚至在印度和香港这样的殖民社会,英语不只仅殖民者的言语,也成为本乡精英社会的正式言语,但本乡的言语和文明并没有割裂,仍然保留了绝大部分正本的思想办法和内在。印度的比方还进一步标明晰英语这样的殖民者言语怎么被转化为印度一起的民族性情和文明的前言(Chatterjee,1993)。 实践来说,前史上的各种言语和文明体系并不是象政府和国家那样运作。它们不会跟着海防的溃败和京城的凹陷而割裂。实践上,它们在一个民族日常的运用和日子经历中继续存活着而且不断地再生。只需爸爸妈妈们继续用正本的言语教养自己的孩子,只需一个社会中的成员继续用这种言语进行沟通,它们就还有生命力。甚至当一门外来言语对本乡文明的“浸透”到达了言语-文明两层性的程度,也不会导致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仇视,或许某种分配联络,而是结局不决,充溢各种发明性的可能。 当今美国的“外国区域研讨”面对的危机 上述关于文明两层性和两层文明影响的观念可能能够供给一条途经,构成概念,协助美国的我国研讨脱节曩昔的重负。这些担负,包含西方中心式的现代主义及其派生的“国家安全”考虑,也包含后现代主义及其对西方近期前史的虚无主义式的拒斥。它甚至可能协助咱们从当今困扰着美国的我国研讨的危机中找到一条合理的出路。 战后美国的我国研讨开端是发生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经过《国防教育法案》的出资以及民间经过福特基金的赞助来支撑对外国的区域研讨,首要是出于暗斗和“了解自己的敌人”的动机,学术上的效果则是副产品,并非正本的意图。时至今日,进入了后共产主义和后暗斗的国际,这种以往的驱动力现已失掉了其开端的紧迫性。 一起,学术理论中的新时尚也要挟到了外国区域研讨。在社会科学范畴,各门学科在仿照自然科学的进程中,不停地“硬化”,“理性挑选”理论大行其道。跟着社会科学各学科遍及着重“假定-驱动”和“假定-验证”的研讨办法,对问题的研讨逐步变成一种从理论化的假定动身的公式推演。现代西方的各种“理性”建构(例如“经济行为理性”)在国际范围内成为学术研讨的遍及辅导准则。有关不同社会文明特征的定性常识甚少遭到尊重。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系科越来越不愿意雇用区域专家,以为他们缺少学术办法和理论功底;不会再象曩昔那样培养我国经济学、我国社会学和我国政治学方面的学者。 首要活泼于人文系科和史学范畴的后现代主义者的“文明研讨”,天性够对这种科学主义和办法主义倾向起到一种有利的纠正效果。这也确实是Geertz等人正本的意图——他着重咱们要注重文明的相对性,以及科学研讨的客观表面下的文明建构性。这种批判正本能够以“当地性常识”的名义为区域学术研讨供给强壮的支撑。 可是,文明主义的过度急进却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构成了极点的仇视,某种程度上也在各个学科内部构成了仇视。在反“文明帝国主义”的政治姿势和反“纯”经历研讨的认识论姿势下,以及所运用的排他主义式的行话中,急进的文明主义发明出一个唯我独尊的国际,没有才干(甚至没有期望)与其它类型的理论进行建设性的沟通。Geertz(1973,1978)的“当地性常识”和“深度描绘”听起来象是在发起一种深化的外国研讨,但实践上它们终究却被赋予一种狭窄得多也特别得多的含义,仅仅是要研讨前现代时期本乡社会的“概念结构”。这就简直不可能与采纳遍及主义途径的社会科学进行建设性的沟通。 其成果就是在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构成割裂,这种割裂在许多方面都使咱们联想起从前的现代化理论和将这种理论斥为“东方主义”的后现代理论之间的距离。“理性挑选”办法和现代化的范型相同,把西方当作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规范并将社会科学研讨当作实证主义式的练习。急进的文明主义办法则呵斥这些理论前见源自西方中心论和科学主义假定,并呼吁人文学科将目光转向本乡含义之网。在这种两极化的国际里,很难一起从两者身上获得智识滋补。从两层文明视点动身的研讨冒着被斥为不科学的风险,而从人类遍及关心的意向动身,比方战胜生计危机和进步医疗水准,则会担上一个现代主义者或“东方主义者”的嫌疑,也就是帝国主义者的嫌疑。 在这个肯定主义流行的两极化国际里,人数很少的理论家(和自命的理论家)占有了学术争论的中心舞台。而那些“只”从实践践研讨的大部分学者则沦落为默默无闻的“缄默沉静的大多数”,或许在彼此仇视的阵营之间被推来搡去。 甚至文明多元主义这种正本有价值的、反映今世美国社会构成的国际主义教育抱负也被卷进到大学里科学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两极分化。在回应社会科学范畴实证主义普适论的进程中,人文学科范畴中文明多元主义越来越倾向文明相对主义。已然西方曩昔对其它文明的研讨过多地遭到了现代主义、“东方主义”或帝国主义视角的影响,咱们现在对西方以外的文明的研讨有必要求助于“它们自己的说法”。可是在大学教育中,其寓意却演变成我国史课程大多由我国血缘的学生选修、日本史课程大多由日本血缘的学生选修、德国史课程则由德国血缘的学生选修;美国文明多元主义的运作效果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国际主义的“国际化”教育的初衷,而是狭窄的民族中心主义。 在美国学术界中,“硬”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普适论与“软”人文科学的民族中心主义文明论之间的仇视使外国区域研讨范畴简直达不成什么一致。与此一起,外部赞助的紧缩和不确定性正在使各个外国研讨中心损失它们迄今最重要的生命线。各大学的最高层甚至开端考虑中止对各个外国区域研讨中心的赞助。 文明两层性也许会对当今的危机起到某种效果。用学术化的话来说,它不同于各种“理性挑选论”的办法,由于它并不建议现代西方所建构的理性是人类仅有的理性。它倡导要彻底地了解至少一种不同的文明,然后获得一种比较和批判的视角。一起,它也不同于文明相对主义,由于它的动身点不是割据式的民族中心主义和相对主义情绪,而是两层文明在现代国际的巨大实践。在一般人的日子中,两种文明的一起在场并不会象帝国主义的政治史那样导致分配-隶属的联络,而是会构成一种对等得多的结局不决、存在着各种发明性的可能的继续互动的联络。 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中,文明两层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消除民族中心主义割据的局势。它供认咱们的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是两层文明人这一实践,并着重这是有价值的。一种两层文明的教育不会象民族中心主义式的教育那样误用文明多元主义。相反,它会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文明的一起也学习一种(或更多的)非西方文明。关于两层文明教育来说,不能用急进的文明主义引导学生架空他们身处的西方文明;他们需求更深的融入西方文明;也要鼓舞他们对自己的其它文明布景的自豪感并培养这种布景。最重要的是,文明两层性本身便是美国自在主义教育传统中值得寻求的方针:正是文明两层性使人们能够逾越本身的狭窄观念,并培养出比较和批判的视角;也正是由于文明两层性,才可能真实地作出跨文明、跨国界的挑选。这样的两层文明教育不只仅有利于人数越来越多的两层文明布景的学生,相同也有利于单一文明布景的学生。 这儿对文明两层性的评论,意图不是要以一种新的“主义”替代其他什么主义。这儿所说的文明两层性,是指那些将两种文明和两种言语结合起来的个人和集体的详细实践。他们的经历通知咱们,两种文明和言语能够融洽地共存。其含义和经历教训针对的是一段特定的前史,不是另一种认识形状化的“主义”。 终究,我期望着重的是,文明两层性的前史标明,两种文明的一起在场不会象民族国家的前史以及西方中心的现代主义或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建构那样,必定地导致帝国主义与民族国家主义或许分配与隶属之间非此即彼的挑选。相反,在人们日常日子经历层面上,文明沟通会敏捷地构成谐和——没有侵犯和分配,也没有诈骗和压榨。在近现代我国,在美国的我国研讨中,文明两层性和言语两层性以一种会集的办法向咱们展现了两种文明是怎样共存、混合甚至交融成为某种新事物的。人们能够从中得到不同文明间的彼此了解和超国界视界的启示。 【参考书目】 《アジア前史事典》(1959-1962)10vols.Tokyo:普通社Heibonsha. ANDERSON,BENEDICT(1995)“Dojoonthecorner”(reviewofCliffordGeertz,AftertheFact:TwoCountries,FourDecades,OneAnthropologist.Cambridge,MA:HarvardUniv.Press,1995).LondonReviewofBooks17,16(Aug.24):19-20 BARLOW,TANI(1993)“Colonialism’scareerinpostwarChinastudies.”Positions1,1:224-67. BOOKMAN,HOWARD[ed.](1967-1979)BiographicalDictionaryofRepublicanChina.3vols.NewYork:ColumbiaUniv.Press. CHATTERJEE,PARTHA(1993)TheNationandItsFragments:ColonialandPostcolonialHistories.Princeton,NJ:PrincetonUniv.Press. CHENG,JOSEPHKAIHUAN(1976)“Chineselawintransition:thelateCh’inglawreform,1901-1911.”Ph.D.diss.BrownUniv. TheCivilCodeoftheRepublicofChina(1930-1931)Shanghai:Kelly&Walsh. DIRLIK,ARIF(1996)“ChinesehistoryandthequestionofOrientalism.”HistoryandTheory35,4:96-118. DUARA,PRASENJIT(1998)“Whyishistoryantitheoretical?”ModernChina24,2:105-20. ESHERICK,JOSEPH(1972)“HarvardonChina:theapologeticsofimperialism.”BulletinofConcernedAsianScholars4,4:9-16. ——(1998)“Cherishingsourcesfromafar.”ModernChina24,2:135-61 FAIRBANK,JOHNK.,EDWINO.REISCHAUER,andALBERTCRAIG(1965)EastAsia:TheModernTransformation.Boston:HoughtonMifflin. GEERTZ,CLIFFORD(1973)“Thickdescription:towardaninterpretivetheoryofculture,”pp.3-30inCliffordGeertz(ed.),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s:SelectedEssays.NewYork:BasicBooks. ——(1978)“Localknowledge:factandlawinparativeperspective,”pp.167-234inCliffordGeertz(ed.),LocalKnowledge:FurtherEssaysinInterpretiveAnthropology.NewYork:BasicBooks. 海啸[笔名](1994)《东南纺织巨龙唐星海》,载于赵云生编《我国大本钱祖传》卷10。长春:年代文艺出书社。 HEVIA,JAMESL.(1995)CherishingMenfromAfar:QingGuestRitualandtheMacartneyEmbassyof1793.Durham,NC:DukeUniv.Press. 何炳棣(1998)“Indefenseofsinicization:arebuttalofEvelynRawski’s‘ReenvisioningtheQing.’”J.ofAsianStudies57,1:123-55. HUANG,PHILIPC.C.(1972)LiangCh’i-ch’aoandModernChineseLiberalism.Seattle:Univ.ofWashingtonPress. ——(1996)CivilJusticeinChina:RepresentationandPracticeintheQing.Stanford,CA:StanfordUniv.Press. 教育部计算司(编)(1936)《(民国)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级教育计算》[1934]。无出书处。 孔凡军、刘素平、李长印等编(1994)《走出我国》。北京:我国藏学出书社。 LEVER-TRACY,CONSTANCE,DAVIDIP,andNOELTRACY(1996)TheChineseDiasporaandMainlandChina:AnEmergingEconomicSynergy.NewYork:St.artin’s LINDBECK,JOHN(1971)UnderstandingChina.NewYork:Praeger 刘汉标、张兴汉编著(1994)《国际华裔华人概略》。广州:暨南大学出书社。 LU,HANCHAO(1999)BeyondtheNeonLights:EverydayShanghaiintheEarlyTwentieth-Century.Berkeley:Univ.ofCaliforniaPress. 《民国人物大辞典》(1991)河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书社。 NATHAN,ANDREWJ.(1972)“Imperialism’seffectsonChina.”BulletinofConcernedAsianScholars4,4:3-8. ROWE,WILLIAMT.(1984)Hankou:CommerceandSocietyinaChineseCity,1796-1889.Standford,CA:StanfordUniv.Press. ——(1989)Hankou:ConflictandCommunityinaChineseCity,1796-1895.Stanford,CA:StanfordUniv.Press. ——(1990)“ThepublicsphereinmodernChina.”ModernChina16,3:309-29. SAID,EDWARDW.(1978)Orientalism.NewYork:Pantheon. 《神州学人》,1997。北京。 WOODSIDE,ALEXANDER(1998)“ReconcilingtheChineseandWesterntheoryworldsinaneraofWesterndevelopmentfatigue(ament).”ModernChina24,2:121-34. 熊明安(1983)《我国高级教育史》。重庆:重庆出书社。 《我国人名大辞典: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传》(1994)。北京:外文出书社。 【注释】 1准确的计算数据很难获得。1929年至1934年平均约每年约1000人,其间总共有3174名留欧学生和1089名留美学生(教育部计算司,1936:284)。留日学生的人数则来自实藤惠秀的研讨(引于Huang,1972:37,41) 21924年,别离有300000名和260000论理学生在基督教会校园和天主教会校园注册就读(熊明安,1983:402)。江泽民1998年访美期间的偶一暴露的英文也来自于他在教会校园所受的教育。 3这个总数来自《神州月报》(1997:6/19)。1991和1992年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59%(孔凡军等编,1994:174)。 4我在英语写作中更倾向运用“overseasChinese”这一术语以对应于“华裔”,而不必“diasporicChinese”。后者的构词法不适当地对应于有着长时刻被虐待前史的犹太民族。 5刘汉标和张兴汉得出的数据是1645000人(1994:405)。 6PrasenjitDuara现已批判地反思了现代民族国家怎么刻画前史学家和前史。近期的论文,参见Duara(1998)。 7王宠惠历任最高法院法官、司法部长和司法院院长(Boorman,1967-1979:3/376b-378b)。他知晓数门言语外语,曾将1900年德国民法典译为英文。该译著出书于1916年,被奉为德国民法典的规范英译著。 8我估量,迄1930年代,每年每200户家庭中至少有一人触及新式法庭诉讼。那么,在二十年中——这大约适当于村庄查询所反映出的有用回忆期,每10户家庭就有1人涉讼,足以使现代法庭体系司法体系进入每个人的日子和认识。这不只包含城市人口,村庄亦是如此(Huang,1996,178-81)。在195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后期的高度认识形状化时期,诉讼率下降。可是,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现代式的法庭(其办法能够直接上溯到中华民国时期)的诉讼率逾越了1930年代。例如,1990年代,每年每50户家庭中就有1人触及新式法庭诉讼(Huang,1996:180;这个数据是依照2百万件诉讼案件或4百万个诉讼当事人,及12亿人口或2亿户家庭推算出的)。西办法的法令和法庭再次成为简直影响每一个我国人日子的重要要素。 9包含香港的李嘉诚和GordonWu,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Kuok兄弟,印度尼西亚的Riadys(因其以外国人的不合法身份捐赠予民主党竞选经费,而在美国成为简直众所周知的人物),以及泰国的Chearavanonts(Lever-Tracy,Ip,andTracy,1996)。 10切当的数字难以获得。这儿是依据费正清的预算(Fairbank,Reischauer,andCraig,1965:342)。 11卢汉超指出:透过“小市民”的日常日子,就会发现不能简略地以“西化的”和“传统的”这种旧的二元仇视的办法来看待二十世纪的上海(Lu1999)。 12这些方针至少是JamesHevia最近的著作中声称要到达的(Hevia,1995)。参看JosephEsherick对这本书的依据根底的批判(Esherick,1998)。 13在美国学者中,这种观念的首要代言人是WilliamRowe(1984,1989,1990)。它的影响在许多其它地域的学者中也不稀有。 14Esherick(1972)对此有代表性的的评论,见于BulletinofConcernedAsianScholars,与AndrewNathan(1972)的仇视论点一起发表。 15Barlow(1993)是这种新的急进的文明研讨阵营的代表人物(Barlow,1993)。 16ArifDirlik(1996)有力地指出,“东方主义”不只仅“西办法的”东方主义者的发明,受东方主义建构影响的本乡常识分子也可能采纳这一情绪。 17见Woodside(1998)的析述。 18何炳棣(1998)的文章有力地证明,正是多种族性和文明多重性构成了“汉化”和中华文明的精华。